close

  城鎮化進程中,鄉村文化建設一直是個難題。令人欣喜的是,宜興市成功破題:城鄉一體化進程中,通過打造“一村一品”文化,挖掘鄉村傳統文化和特色文化,為老百姓營造有認同感、歸屬感的精神家園。如今,住在城裡的年輕人也被吸引紛紛往鄉下跑,他們白天進城工作,晚上回村團聚,文化的滋潤讓宜興鄉村幸福指數大為提升。
  隆冬時節,記者來到宜興西渚鎮白塔村。村口,由村民自辦的於伶文化博覽園,讓我們感受到小村濃濃的文化氛圍:長廊里,白塔鐘聲、薛橋尋梅等典故傳說展示牌引領著追尋小村歷史的腳步;百年老物件展館,陳列的則是白塔村近百年來的民俗“文物”,祖輩用過的藤編提籃、石臼石磨……它們帶著白塔人祖先的溫度,講述著身邊的歷史。村裡房前屋後的牆上貼著星雲大師的名言:“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草;心中有了善,就不易生惡”“能吃虧,可以得大便宜;能和氣,可以得大力量”……村支書歐陽華告訴記者,星雲曾在白塔做過三年國民小學校長,村裡希望通過星雲大師這些簡單朴素的道理,引導村民做事為人, “沒有文化內涵,再富的鄉村也沒有魂。”
  白塔村是宜興培育“一村一品”文化、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涌現出的一個示範村。城鎮化進程中,宜興的鄉村建設沒有簡單地大拆大建,而是儘量保留鄉村形態,留住鄉村的文化記憶。216個行政村、3890個自然村,面對農村散落的大量歷史遺存和文化資源,宜興通過實施鄉村記憶工程,對各村的文化底蘊、文化特色進行全面排查和梳理,併在全市率先選定18個村試點打造“一村一品”文化,挖掘村史村情、提煉村莊文化、修訂村規民約……既保留了鄉土文化,又提升了村民文明素質。
  在萬石鎮採訪,正巧遇上該鎮在舉辦第二屆善文化節,善文化講堂、“十大善美家庭”評選活動搞得熱氣騰騰。萬石鎮書記宗豪傑告訴記者,萬石古稱“萬善”,“善”是該鎮最獨特的文化資源。這兩年,鎮里積極搭建“善”文化傳播平臺,營造了“善意濃濃、善心涌動、善行如潮、善果纍纍”的良好氛圍。該鎮餘莊村村民張建新告訴記者,他的鄰居就是30年來無微不至照顧智障流浪兒的“善人”孫孟林,“一輩子就做這一件善事,就不得了了。就衝著老孫這樣的鄰居,我們不做點好事都不好意思。”
  在宜興,“一村一品”的鄉村文化正讓鄉村留住了更多傳統,也變得更加文明。善捲村的“德文化”,和橋鎮的“和文化”,梅家瀆村的“家風文化”,芳橋鎮的“孝文化”,黃土寺村的“紅色文化”,上壩村的“移民文化”……善捲村原是一個逃荒村,眼下村裡一件大事是編纂村史準備出書,記載一個逃荒村如何在100年後成為今天“德文化”的示範村。在該村做了15年村支書的李為清說,出書是為了讓村民對自己的村莊文化更有認同感,從而產生更大的凝聚力。他希望記者多寫寫村民萬漢強,一個打工者,11年無償獻血50000ml共計107斤,並帶動QQ群里100多名志願者義務獻血。而最令李書記自豪的,則是由村民自發捐獻的村慈善基金已達300萬元,專門用以助殘助學助貧助弱。
  一些地方的鄉村建設熱衷於大拆大建,鄉村傳統文化因此被割裂。而在宜興多個鄉鎮採訪,基層幹部所表現出的對文化的尊重和珍惜令人感慨。樓下村160多年的黃石橋被細心呵護;萬石鎮中心廣場,一間清代祠堂構件得到整體保留,同時保留的還有一棵擋道的百年梓樹。宗豪傑書記對記者說,與其花錢修建“假文物”,不如把身邊的歷史留住,哪怕是歪歪扭扭一棵樹,它代表了一份鄉愁,一份鄉村記憶。
  宜興“一村一品”的鄉村文化傳承,在潛移默化中留住了鄉村的傳統文化和記憶,讓鄉村變得更具魅力和活力,也讓生活在鄉村的人們生活得更體面、更有尊嚴。“鄉村文化建設不是僅靠大投入就都能做到的,而是一種潤物無聲的精神引領,是傳統文化的引領、現代文明的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 宜興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沈曉虹的認識頗具當下意義。
  本報記者 陳 鋼 薛穎旦 董 晨  (原標題:宜興:文化滋潤提升鄉村幸福指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p86vpddw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