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如果江西省的國企員工萬利多製冰機想要創業,一份停職留崗的“三年之約”讓他們沒有了後顧之憂。經過單位批准後,職工可停職領辦創辦企業,3年期滿職工可自行選擇回原單位就業或停職繼續創業。(1月27日《中國青年報》)
  國企之好,好在待遇,更好在穩定,甚至穩定到以“政策創新”的手段為員工保駕護景觀設計航。既想創業發大財,又怕失敗後丟掉體制內的“鐵飯碗”,這原本“幸福的煩惱”如今也不存在了,誰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有關部門煞費苦心的動機尚不清楚,據說是為了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那他們就不怕人才流失導致公有制經濟發展受限嗎?假設這些人停職留崗也不會對國企造成影響,那是否又說明目前的國企已經冗員過多,亟需以此誘餌來變相裁員呢?如果3年後很多人又回來了,國企的冗員豈非更多?就像延遲退休理應說清社保缺口一樣,這項政策的推行也理應交代改革的必要性在何處,否則就難以擺脫以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為國企減負高雄二手餐飲設備的嫌疑。
  非公經濟發展的益處多多,但完台北港式飲茶全不必要趕著國企員工去參與,這不僅違背市場規律,而且也有利益輸送之嫌。市場經濟下,利益與風險往往呈正比,但政策的庇佑讓國企員工沒有後顧之憂,可以說先天站在了起跑線的前面,而這種以超國民待遇不正當競爭的做法,可能也無助於創業風險的降低,反倒可能讓他們進一步去鑽政策的空子。可以想見,對於那些沒有創業能力的人,停職留崗的誘惑力並不大,而對於手握一定資源的人來說,境況可能就大不相同,他們完全可以利用雙重身份利益自肥,將國有資產中飽私囊。讓自己創業的公司賺所在國企的錢,這種手段其實早就不新鮮了。
  溫室里的花朵註定脆弱,後顧之憂恰是市場風險的最大體現,而沒有風險製冰機二手買賣的創業根本算不得真正的創業,也難以擺脫寄生國企的命運。這樣的政策,恐怕非但不會促進非公經濟的發展,反倒於公有制經濟發展也是有害的。與其一廂情願地“拍腦袋”,不如真正關註非公經濟發展遭遇的瓶頸,切實去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文/宋鵬偉  (原標題:創業豈能沒有後顧之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p86vpddw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