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童曙泉)“應該實行國外通行的做法:根據納稅記錄,享受當地相應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市人大代表、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孫逢春說,應該用更合理的制度,避免城市人口過度擴張。
  孫逢春告訴記者,自己去年和一個在英國的同學聊天才得知,對方在英國工作、納稅15年後,才“終於享受了同樣的福利待遇”。事實上,這種依靠納稅衡量是否享受當地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的做法,是許多發達國家的通行做法。例如,美國各個州的公立大學,對本州大學生的收費標準,和外州大學生、國外留學生的收費標準都是不一樣的。大多數情況下,前者只有一兩萬美元,後者則高達五六萬美元,是前者的三四倍。
  “除了房子,其實在北京的生活成本還是很低的,各種公共服務也比較完善。”孫逢春說,“但城市的資源畢竟有限,應該有一個做出貢獻與享受待遇掛鉤的機制。”他建議可以建立一項“納稅記錄積分制”,根據不同時間長度的納稅記錄,分別給予不同的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待遇。  (原標題:用“納稅積分制”掛鉤公共服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p86vpddw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